近年来,慢呼吸疾病问题益凸显,对居民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在今年两会期间,慢病管理系统全国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提出了建议,希望以慢阻肺病、哮喘等呼吸慢病为核心,以流感及新冠病毒等呼吸道传染病为对标,建立基层呼吸病专区. 此举得到了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和回应。文将对慢呼吸疾病防控进入新阶段进行分析和探讨.
慢呼吸疾病作为我国四大重大慢病之一,已成为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健康行动(2019—2030年)》,慢呼吸疾病行动计划已被列为重大行动之一,并提出了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 王辰院士和李为民等全国委员也多次提交了慢阻肺病防控相关建议提案,积极推动慢阻肺病进入国家基公卫服务体系. 2022年全国会上,王辰院士再次提交了关于慢阻肺病提案,并得到了国家卫健委高度关注和回复.
为了提高基层慢阻肺病诊疗能力,国家卫健委委托医学会广泛征集项目,并构建了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储备库. 经过专家论证后,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成纳入了储备库. 这一举措将为基层医生筛查、诊断和管理慢阻肺病患者提供必备“武器”,并调动基层医生积极管理慢阻肺病患者积极,提高医务人员和全社会对慢阻肺病认知,进而提升基层整体防治水平.
同时,为了响应《健康行动(2019—2030年)》,我国在慢阻肺病公共卫生化管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北京、宁夏、山东、江苏、河南和等地相继开展了慢阻肺病防控地方试点。通过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点对点培训,建立三级慢阻肺病防治中心,充分融合互联网+医疗健康,实现“医院-社区-家庭”慢阻肺病闭环管理等多种措施。这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慢阻肺病防控体系建设和基层防治水平提升提供了重要助力.
慢呼吸疾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 通过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在地方上开展试点,有望提高基层慢阻肺病诊疗能力,加强对慢阻肺病患者管理和治疗. 此外,通过开展点对点培训和建立三级慢阻肺病防治中心等措施,有望实现对慢阻肺病全方位闭环管理。这些措施将大大提升慢呼吸疾病防控水平,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
慢病管理系统举报/反馈.